指在表的邪气。六淫外感,病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出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或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参表证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出《延寿第一绅言》。古称生子为弄璋。
治疗方法。达,疏导,透达。指透达在表之邪气以解除表证,或导达在里的邪气,使之外达以解除里证,参见透邪条。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气轮努胀,不紫不赤,状如鱼脬,乃气分之证,金火相搏所致。不用导,惟以清凉自消。”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疮疡内治法中“消、托、补”三大法则之一。见《疡医准绳》卷一。又名托里法、托法。是运用补益气血为主、活血解毒为辅的药物,以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防止毒邪内陷的方法。具体运用分为两种:①托毒透脓法。适用于疮
股(大腿)的外侧。《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铁筷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温病条辨》卷一。即时毒。见该条。
见王伯龙《养儿宝》。即差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