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十七气

二十七气

经络之气。人身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共二十七气。这些经络之气,循行人体上下手足之间,从井穴开始,入合于内,流注五腧,最后汇于脏腑,循环不已。《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猜你喜欢

  • 中郄

    经穴别名。出《脉经》。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中都穴别名。②委中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

  • 胃虫病

    病名。九虫病之一。《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胃虫,状如虾蟇。……依肠胃之间。若府藏气实,则不为害;若虚,则能侵蚀,随其虫之动,而能变成诸患也。”《东医宝鉴·虫》:“六曰胃虫,状如蝦蟆,令人呕吐,哕

  • 脾积

    古病名。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脾之积,名曰痞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脾积,脉浮大而长,饥则减,饱则见,膜起与谷争减,心下累累如桃李起,见于外,腹满呕泄,肠鸣,四肢重,足胫肿厥,

  • 绝产

    病名。出《素女经》。又名绝生、断产。①指妇女因病而终身不孕。②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达到终身不孕的目的。

  • 痰燥

    痰症之一。指因痰火而致烦躁的病证。《万病回春·痰饮》:“痰燥者,痰火作热烦躁也。”方用加减温胆汤等。参见痰躁、痰证条。

  • 董氏斑疹方论

    见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条。

  • 炼意

    气功术语。又称用意。是指练功者在气功锻炼中,怎样去掌握运用意念。意念的锻炼是气功锻炼的主要环节。因为姿势的调整,呼吸的调节,内气的运行,都是通过意念进行的。张锐《鸡峰普济方》指出:“意者气之使,意有所

  • 马豆

    出《本草图经》。为云实之别名,详该条。

  • 肝火犯肺

    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逆犯肺所致的病证。多见于肺病日久,肺肾阴虚而肝火亢盛者。证见烦热口苦,头眩目赤,性急善怒,胸胁窜痛,咳嗽阵作,甚则咳吐鲜血,舌红,脉弦数。治宜佐金平木法。参见木火刑金条。

  • 陈亚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药名诗》,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