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详附骨疽。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白芍药二钱,黄芩、黄连、木香、枳壳各一钱半,陈皮一钱,炙甘草三分。水煎服。治热痢。
【介绍】:见倪朱谟条。
证名。指脘部痞闷而悸动有力。多因水气凌心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参见心痛条。
【介绍】:见马莳条。
解剖学同名骨。在眼眶内侧壁前方,左右眼各一块。
病名。出《银海精微》。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龙胆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崔氏别录》,所述取穴法繁复。《针灸聚英》认为:“合太阳行背二行膈俞、胆俞四穴。”今多从之。主治痨瘵,咳嗽,喘息,虚弱羸瘦等。艾炷灸7~15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