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胸侧部,腋前皱襞直下,第三肋间隙中。主治胸胁支满,食欲不振,呕吐;以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云南中草药》。为古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属阴肿证候。陆成一《女界须知》:“肝脉络于阴器,肝旺生风,复由外风引动,则阴户发肿,可用桑叶、菊花、荆芥、防风煎汤熏洗。”
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属瘰疬漏之类。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三关。详该条。
病证名。指急性咽喉阻塞所引起的喉头喘鸣声。《医门补要》附载:“喉声如雷及呛食者,死。”
见《救荒本草》。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珠突出眶证,详该条。
见方氏脉症正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