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幼科全书》。即胎疸。详该条。
是跖的异体字。参见跖、跖跛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民族医书。蒙古达来王旗蒙医老布僧确泊勒著。成书于十九世纪。全书121章。内容包括临证各科,基础理论、药物、治疗等。曾以藏文木刻版印行。1983年由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蒙医教研室蒙译出版。
经隧的支别络脉。《灵枢·刺节真邪》:“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
【介绍】:见董说条。
【介绍】:南北朝至隋初医生,河内野王(今河南境内)人,精于诊脉,善用针灸治病。
即神仙太一膏,见该条。
病名。指太阳证未解而阳明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又《辨阳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即风痫、惊痫、食痫。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