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六种新编条。
【介绍】:见孙纯条。
证名。指瞳神极度散大之证。见《银海精微》:“通者,黄仁水轮皆黑,似无黄仁,瞳人水散,似无瞳人,此黄仁与瞳人通混不分,号曰通瞳。”属瞳神散大。参见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即吐法。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官。乾道年间(1165~1173年)保安大夫。曾对仲景书辨疑而作《伤寒辨疑》一书,已佚。
【介绍】:三国时蜀国医家。据史料记载,著有《意医纪历》1卷,现已不传。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踝关节脱臼的整复。以脚内翻、外踝凸出的脱臼为例:医者环握足部向远端牵引,同时两拇指压腓骨下端,余指外翻足部以复其位,再使关节屈伸活动数次即可。
证名。又称便脓血、圊脓血。《中藏经》卷上:“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脓血。”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详便脓血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二。又名冒暑眩晕、感暑眩晕。症见眩晕欲仆、口渴,烦躁,或见身热,甚则昏不知人,脉虚。治宜解暑化湿。宜用人参白虎汤、香薷饮、黄连香薷饮、消暑丸等方。参暑湿眩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