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卤地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芡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文之条。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即泥鳅,详该条。
病证名。指肝阳上扰所致的头痛。《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医醇賸义·
病名。出《丹溪心法》卷四。指睾丸肿大,坚硬麻木的病症。多由下焦感受寒湿而致。《育婴秘诀》:“卵肿不痛者,此湿也,又名木肾。”治宜软坚利气。用金茱丸(《幼科准绳》:金铃子、吴茱萸)或用瓜蒌连皮带子、荜拔
【生卒】:688~763【介绍】:唐代名僧、医家。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长安元年(701年)出家,707年到长安深造。他对医学钻研,特别长于中药鉴别、炮制。743年接受日本留学僧人的邀请,决定东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见该条。
病名。见佚名《眼科统秘》。即痘疮入眼,或痘疹入眼。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