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薜荔之别名,详该条。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腑。详该条。
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详阴阳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天丝打眼。“谓风飏游丝,偶然触入目中而作痛也”(《张氏医通》卷八)。可致眼痛赤涩,肿胀难睁,泪热羞明,鼻流清涕等,治宜及时取出游丝,参见物偶入睛证条。
《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时划分。出《素问·脉要精微论》。详上竟上条。
①泛指肌表或阳经所发生的病证,反映病变在表。②辨证上,如病者发热而出现恶寒,为发于阳经的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出《神农本草经》。即马先蒿,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股指大腿,阴指内侧。大腿内侧称股阴。《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