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交肠病

产后交肠病

病名。又名差经。郑玉峰《济阴要旨》:“产后交肠病,又谓之差经,大小便易位而出。干粪结燥不行,方用润肠汤(麻黄大黄、生地、熟地升麻当归尾、桃仁红花甘草)治之。如大便溏薄,而从小便出者,宜五苓散调气散(木香香附人参陈皮藿香、甘草、厚朴)加阿胶末,沸汤调服。”本病相当于产伤造成的阴道直肠瘘等。现多采用手术修补。也可结合中西药治疗。

猜你喜欢

  • 金井锯齿

    证名。瞳神散大之边缘状似锯齿者。清·聂子因《眼科易简补编》:“金井锯齿,金井本圆而聚,此症虽圆而颇大,现出金井周围之弦如锯齿之状。”参见瞳神散大条。

  • 浮肿者治其经

    选穴法之一。《素问·咳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指浮肿者当取有关经脉五输穴中的经穴进行治疗。

  • 百脉

    统指全身之经脉。《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 宣成公

    【介绍】:唐代医家。撰《太和济要方》五卷。宋·庞安时曾引用“唐大和年(827~840年),徐氏撰《济要方》”,年属大和,疑即此书。

  • 珠村草堂医案

    见张千里医案条。

  • 产户不敛

    见《医钞类编》。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 蟾香散

    即金蟾散第一方,见金蟾散条。

  • 余煌

    【介绍】:参见孙一奎条。

  • 丝瓜壳

    见《分类草药性》。即丝瓜皮,详该条。

  • 蛔虫扰胃吐

    病证名。《幼幼集成:“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涎出”,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参见虫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