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伏兔

伏兔

①人体部位名。指大腿前方肌肉。相当股直肌隆起部,因其形如兔伏,故名。《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髀关,抵伏兔。”②经穴名。代号:ST32。出《灵枢·经脉》。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6寸处(《针灸甲乙经》)。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穴。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并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腰腿痛,膝冷,下肢麻痹瘫痪脚气;以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53)。

图53

猜你喜欢

  • ①将药物加水煎煮。②汤剂的另一种名称。如一贯煎。

  • 壁蟢

    见《外科全生集》。即壁钱,详该条。

  • 尾脊骨

    即尾骶骨。详该条。

  • 口

    证名,亦称口僻。指口唇歪斜于一侧的症象。出《灵枢·经脉》。多由风寒阻滞经脉所致。《诸病源候论·风口候》:“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诊脉浮而迟者可

  • 卡法

    ①正骨手法之一种。适用于骨折后有即将撕裂、分离的碎骨片或有重迭错位者。医者以拇食二指钳住伤处,逐渐加大力量,使碎骨片牢固的卡附于主骨之上,不致再移位;如系重迭错位的骨片,应在牵拉开后,用卡法使断端对齐

  • 二十五周

    古人认为卫气有规律地运行于全身,每天按一定的循行路线往复运转五十周次,白天二十五周次,夜间二十五周次。《灵枢·卫气行》:“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

  • 月经病

    泛指月经方面各种病症的总称,包括经期、经量、经色和经质等的异常,或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各种明显症状。经期异常的,常见有经行先期,经行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经量异常的如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时多时少。经色

  • 肚门痈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大腿后面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 腓腨疽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腓腨发,见该条。

  • 李文渊

    【介绍】:清代医家。字静叔。又字叔卿。山东益都人。编有《得心录》一书,已佚。据《四库全书提要》称,该书包括十九方,皆为自制,其中包括为照顾贫穷人无力购买人参等贵重补药而创制的代用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