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七方之一。方剂之和缓者。适用于体虚而患慢性病证的。《儒门事亲》卷一:“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虫夏草之简称,详该条。
《疫喉浅论·新补会厌论》方。金银花五钱,人中黄一钱五分,连翘、玄参、牡丹皮、桃仁、浙贝母、板蓝根各三钱,生地黄四钱,麦门冬、赤芍药、红花各二钱,薄荷一钱,芦根二两。水煎,日二服,夜一服。治疫喉会厌腐溃
见《本草汇编》。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黄帝明堂偃人图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致吾。山东新城人。因家贫而学医。从名医刘南川学习,久而出名,曾任太医院吏目。治病根据体质强弱、地理、气候而下药,效果较好。尤其精于伤寒、痘疹。
即邻近选穴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