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指掌

伤寒指掌

书名。4卷。清·吴坤安撰于1796年。吴氏所说的伤寒,包括伤寒和温热二类病证。本书辨析伤寒、温热病证治,伤寒推崇王宇泰喻嘉言柯韵伯等;温热悉遵叶天士薛生白学说。条理清楚,论述颇精。卷1辨类伤寒及三阳经;卷2述三阴经及瘥后诸病;卷3论伤寒变症;卷4列伤寒类症。吴氏原作后经邵仙根于正文后增写评语,多系经验之谈。又晚清何廉臣曾将本书略予删改,改名《感证宝筏》刊行。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按吴氏原著,邵氏评批本出版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酒疸

    五疸之一。亦称酒黄疸,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多因饮酒过度,湿热郁蒸,胆热液泄所致。《寓意草·论钱小鲁嗜酒积热之证》:“热淫内炽……,故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疸

  • 水蛇头疔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水蛇头。证治见指疔条。

  • 青龙探爪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两手握拳置于两腰,上体偏转,一手沿胸壁伸向对侧,五指伸开,掌心向上,再旋臂翻掌,上体前俯,掌绕过膝,握拳收回至腰际。《易筋经》:“肩背用力,平掌探出,至地围收,两目注平。”

  • 产门颓

    病名。又名产、产颓。包括产后子宫不收。静光轮应禅师考定《女科秘要》:“产物形如帕下垂,俗名呼作产门颓。”指产时用力,气虚下陷,产后子宫脱下。严重时可致阴道壁下垂及小便淋沥等。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

  • 手心

    ①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鬼魅灸入发一寸百壮,又灸间使、手心各五十壮。”《千金翼方》称:“灸黄法,手心中灸七壮。”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谓此穴位于手掌正中央。主治黄疸,百日咳,小儿疳疾,亦治

  • 远节段取穴

    选穴法的一种。指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不属于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如头部疾患或颅脑手术选取下肢部穴位等是。

  • 腹通谷

    经穴名。代号KI20。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名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4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

  • 玉门不闭

    病证名。见《经效产宝》卷中。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 诊余举隅录

    医案著作。2卷。清·陈匊生撰于1897年。作者强调按证论治。案中重辨证、审脉和病人的体质因素。记述颇详,夹叙夹议,医理与治案结合较好。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珍珠菊

    见《福建中草药》。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