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论集注

伤寒论集注

书名。①清·张隐庵注释,高世栻纂集。6卷。书成于1683年。据高氏序言称,本书原为其师张隐庵所注释,稿未成而病逝,由高世栻重予编撰补订成书。书中选录了前人的一些注疏,并有不少张、高二氏的见解。但有一些附会的解释。②清·徐赤集注。10卷。书成于1727年。徐氏选取成无己庞安时方有执喻嘉言柯韵伯周禹载魏荔彤等诸家学说,并结合个人见解以诠释《伤寒论》原文。另有补篇4卷论述伤寒部分病症和一些杂病,并附妇人伤寒、小儿伤寒、春温等。

猜你喜欢

  • 气喉

    即喉。喉为气道,故名。《喉风论》:“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详喉条。

  • 孙南屏

    【介绍】:见孙橹条。

  • 异授眼科

    1卷。清代眼科著作。撰人佚名。撰年不详。本书首载眼病证治、歌赋及眼科验方的配制,其次用问答体裁叙述了眼科72症的治法。解放后出版排印本(与《一草亭目科全书》合刊)。

  • 白饭花

    见《福建中草药》。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 蒋维乔

    【生卒】:1873~1958【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气功专家。字竹庄。江苏武进人。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光华大学教员,早年即研究以呼吸疗法防治疾病。对运用气功锻炼身体防病治病,有一定的研究,著有《因是子

  • 滴乳石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钟乳石之处方名,详该条。

  • 内经释义

    医经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系全国中医院校第二版《内经》统编教材。其总论分导论、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六篇。详阐《内经》理论体系及全书要旨。其原文部分则是选取重要而又有代表意义的《素问》《灵枢》

  • 颈脉

    颈部的脉管,相当于人迎脉搏动处。《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

  • 绝孕穴

    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凡妇人……若绝子,灸脐下二寸三分间动脉中,三壮。”又“小儿深秋冷痢不止者,灸脐下二寸三分间动脉中三壮,炷如小麦大。”近代《腧穴学概论》列作奇穴,名绝孕。

  • 夺食风

    病名。见《重楼玉钥》卷上。此症多由肺胃蕴热,热邪上炎所致。症见咽喉或上腭肿生血泡,胀塞咽喉、疼痛难咽。《重楼玉钥》卷上:“此症或因饮食火物,触动肺胃积热,致陡起斯症,或在喉头上腭,及舌根左右生一血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