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野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症因脉治》卷四。即生脉散,见该条。
病名。见《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即子瘄。详该条。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尾、川芎各六钱,生地黄、黄连、黄芩、大黄、黄柏(酒炒)、连翘、桔梗、薄荷、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菊花、草决明、木贼、甘草各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至
证名。筋惕肉瞤的别称。见《伤寒论大全》卷二。详筋惕肉瞤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茶油之别名,详该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即柑,详该条。
中焦指脾胃。即湿邪阻滞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症见头重、怠倦、脘闷、腹胀、纳呆、口粘渴、喜热饮、小便短赤,舌苔厚白或腻,脉缓等。
病证名。见《千金要方》卷十二。指由五脏虚损导致的吐血。如心经阴虚,火盛动血,证见虚烦不眠,怔忡健忘,神气不安者,宜滋阴降火,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若心阳不收,汗出惊悸,以及心火不下交于肾,而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