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俗称。详百日咳条。
【介绍】:见俞应泰条。
又称将瘟舌。舌红赤、光艳无苔,在温病多属营分热盛,在杂病多属阴虚火旺。参见舌红、舌绛条。
病名。即生于上臂外侧的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
《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五方。麦门冬、黄芪各一钱,人参、当归、生地黄各五分,五味子十粒。水煎服。治内伤劳役,精神耗散,胃气不升,或血后亡津而致口渴者。
综合性医书。敦煌出土卷子。原题陶弘景撰。记五脏辨证,各脏腑大小泻补四方。另有救诸病误治方、救诸劳损病方、救卒死方、二十五味药物变化图说及治天行病经方等。原帙已佚,现仅存两个传抄本。
【介绍】:南宋人。撰有《神圣集》3卷,已佚。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周医生。字孝通。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即腧穴。《素问·气穴论》:“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见腧穴条。
见《本草纲目》。即刀豆,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