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彦澄
【介绍】:
见何游条。
【介绍】:
见何游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黄带。详该条。
出《脉经》。亦名避经、周经。指月经周期一年来潮一次者,不属于病症。与经闭不同,但临床较为少见。
出《素问·气穴论》。即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十二穴。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山楂肉三两,莱菔子、连翘、陈皮各五钱,赤茯苓、半夏各二钱。为末,粥糊为丸。治食不消化成积痞闷。
经穴名,代号GB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发。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位于头颞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之交点处;或于平齐耳尖之横线与耳屏根直上的交点处取穴。布有耳颞神经颞支和
出《本草拾遗》。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简称《证类本草》。31卷。宋·唐慎微约撰于十一世纪末。1108年(大观二年)刊印时由艾晟补入陈承《本草别说》的内容,称为《经史证类大观本草》。1116年(政和六年),曹孝忠等重行校刊合并为
出《脉经》。指经闭,详该条。
病证名。见《异授眼科》。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