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灵枢·卫气》。即背俞穴。详该条。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病热候》。①指阴阳气血虚亏引起的发热。《医学入门》卷五:“凡虚热皆因精神外驰,嗜欲无厌,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发热,实非有热也。”《证治准绳·杂病》卷一:“若夫饮食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带下青候。多因经产之后胞脉正虚,湿浊秽邪乘虚侵袭,或肝经湿热下注,伤及任脉所致。症见阴道流出青绿色粘腻,气味臭秽的液体,连绵不断。治宜调肝清热利湿。方用加减逍遥散(茯苓、
【介绍】:见陈梦雷条。
名词。出汉·马王堆医书《胎产方》。指月经,详该条。
即和肝。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即酒鼓鼻。详肺风及酒皶鼻条。参见粉刺条。
即戾气。详该条。
见《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即五香连翘汤第二方,见五香连翘汤条。
眼的部位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