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松崖医径》方。大黄一两,制枳实、炒神曲各五钱,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三钱,木香、槟榔、泽泻各二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远温开水送下,以利为度。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消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方。又名五皮散。炙大腹皮、炙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陈皮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或用磨木香水煎,热服,日二至三次。功能利湿消肿,理气健脾。治皮水,四肢头面悉肿,按之没
即胃津。详该条。
又称温肺散寒。肺寒证的治法。肺寒本属阳虚,阳虚生外寒,故本法具温肺、散寒作用,多用辛温解表之剂,常用细辛、桂枝、麻黄、干姜、葱白之类。阳虚则阴盛,故肺寒多饮证,治宜温肺逐饮,常用小青龙汤、苓桂术甘汤等
见《岭南草药志》。为蒟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东汉时期医生。曾著《太医金箴》、《四民月令》等书,均佚。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腓腨发。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