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脾虚运化不健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脾虚腹胀之症,食少身倦,脾虚不运,二便清利,言语轻微,心腹时胀时退,朝宽暮急。”因脾气素虚,饮食难化,凝积肠胃所致。治宜健脾消食为主。脾气不实者,
病名。指食积成瘕。《医说·癥瘕》:“其发语声嘶,挹言语而不出,此人食结在腹,其病寒,口中常有水出,四肢洒洒如症,饮食不能,郁郁而痛,此食瘕也。”本病与《诸病源候论》中的食癥,其症状大致相同。参见食癥条
病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详通睛条。
拔罐法之一。是针罐法和药罐法结合的一种拔罐方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痛等。
指人体内脏机能活动表现的征象。其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和气、血、精、津液等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脏象何如?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目被物撞触而结为外障也。”泛指因目外伤而引起的外障眼疾。
《妇科玉尺》卷二方。川芎、阿胶、艾叶、当归、白芍药、熟地黄、甘草。为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治妊娠跌扑内挫而致的胎动不安。
【介绍】:参见郑宏纲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