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经常感觉筋骨四肢酸痛。
古代助产方法。杨子建《十产论》:“坐产者,言儿之欲生,当从高处牢系手巾一条,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坐,令儿生下。不可坐,抵儿生路。”现已不用。
见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清·吴灿撰。17卷。刊于1796年。本书系撮要集录多种儿科著作而成。书中对小儿病的诊治、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肌肉的营养靠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脾气健运,则肌肉丰盈而有活力,“脾病……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太阴阳明论》)。
见《中医方药学》。即玉米轴,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吴茱萸之简称,详该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群芳谱》:“暑气至此尚未极也。”这时正值初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的最热时期。
《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大头为内眦。”详内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