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道士炼丹工具。亦称丹鼎。多为可以加火的密闭的铜铁器。
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指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包括一切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有多种戾气,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见《温疫论》)。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脚趾关节。
春秋时代秦国著名兽医。善于根据马的外形鉴别马的优劣。
见《本草纲目》。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因风邪而致头痛与眼部证候并见的病患。《证治准绳·杂病》:“人素有头风,因而目病,或素目病,因而头风……,头痛则目病,目病则头痛。”某些眼疾,可出现此证。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九露蜂房。是指严重的酒齇鼻,已进入鼻赘的阶段者。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泄泻而腹满的病症。参见泄泻条。
病证名。风毒入耳而引起的发热化脓性疾患。清·张石顽《伤寒绪论》:“风温时毒,先犯少阳,续感暴寒而发,乃太少两阳合病,状类伤寒,以其两耳发黄。”初起常有发热,头痛,耳痛,耳聋;婴儿表现烦躁不安,数日后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