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托白蔹散

猜你喜欢

  • 白肠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大肠,见该条。

  • 丸剂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研成细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药汁、蜂蜡等拌和,制成圆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药丸。分别称:蜜丸、水丸、药汁丸、蜡丸等。服用方便,吸收较缓慢,药力较持久。凡药物不耐高热,难溶于水,容易挥发,毒

  • 吴德信

    【介绍】:见吴源条。

  • 产后呕逆不食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多因产后劳伤脏腑,寒邪乘于脾胃,气逆呕吐;瘀血上冲,胃失和降;或痰浊中阻,胃气上逆所致。寒邪乘于脾胃者,治宜温中散寒,方用温胃丁香散(当归、白术、炮姜、丁香、人参、

  • 鼠疫抉微

    书名。不分卷。清末余德壎撰。刊于1910年。作者以郑肖岩《鼠疫约编》为基础,参考诸家学说论述鼠疫源流、病情、治法及方药。末附罗芷园、郑肖岩等鼠疫医案35则。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香脐子

    见《中药材手册》。为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 白壳疮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白壳疮者即癣也。”有四种:风癣、杨梅癣、花癣、牛皮癣。多因毛孔受湿之邪所生。证治详见各条。

  • 痰迷心窍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小儿多因乳食不节,停滞中焦,致使气结湿生,化为痰浊,阻遏心窍所致。症见神志错乱,神呆目滞;严重者可出现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漉漉有声,纹沉色淡,舌苔白腻。治宜涤痰开窍,

  • 肝郁脾虚

    指肝气郁结,引起脾胃虚弱,其中主要为消化功能减弱的病变。症见胁痛、厌食、腹胀、大便溏泄、四肢怠倦等。参见肝气郁结条。

  • 鼷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逢源》作鼠穴。即承泣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