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丹溪心法》。即疫痢,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洋虫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石灰,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苍耳子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中医按摩疗法》。即抖法。详该条。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淡菜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经血崩下而夹瘀血在内,以致淋沥不断,谓之崩中漏下。多因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或漏下淋沥不止。其夹有五色者,古人认为乃随各脏之虚而出现有赤、白、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圆翳外障,薄而且圆,其色白,大小不等,十有九掩盖瞳神,亦名遮睛障。即圆翳外障。详该条。
五脏为贮藏精气之处,精气能藏守于体内而不外耗,称为“得守”。得守说明五脏精气充沛。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得守者生,失守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