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脉学部位考
见伤寒方经解条。
见伤寒方经解条。
出《素问·阴阳别论》。指经闭,或指月经不按月来潮。参见经闭条。
胃腔。《素问·调经论》:“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章迪之子,无为(今安徽无为)人。继承父业,尤精于针法,治疗多有奇效。
①通利之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②病证名。指泄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参见泄
见《血证论》。即月经。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兼通医术。字叔正,安平(今河北保定)人。
【介绍】:清末医家。字既均,号杏庵。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纲(梅涧)之次子,初攻举子业,能诗文,后专攻医学,与其兄郑瀚(一作承瀚)朝夕共同钻研医学,亦精喉科。撰《熟地黄论》、《咽喉伤燥
出《海上名方》。即地椒,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风瘾。指麻疹未收,皮肤搔痒者。清·郑卜年《瘄略》:“瘄出未收,复感风寒邪气,风邪外袭皮肤而入肺,肺中毒气,合而复于两胁,背胸腰腿之间,名为风隐。”治宜疏风解毒。用荆防败毒散,或加味消毒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