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治疗脐风的方法。出《厘正按摩要术》。脐风初发,即用灯火于囟门、眉心、人中、承浆、两手大指少商等处、各一燋,脐旁四围六燋,脐带未落,于带口一燋,如既落,则于落处一燋,共十三燋。可收熄风镇痉之效。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谓:“龙疽发背起胃俞或肾俞,二十日不泻死,九日可刺……。”即中搭手。见该条。
见《本草备要》。即土牛膝,详该条。
【介绍】:见沈金鳌条。
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如下记载:①“妇人中风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即头风摩散,见该条。
指痰湿内阻,肺气不得宣降的病机。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或气喘胸满、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治宜宣肺化痰或降气平喘。
全舌红绛色,舌尖出血如溅。为热盛营血之候,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等治之(见《伤寒舌鉴》)。
指清凉之气与湿热之气相间运化,使气候有时寒凉,有时炎热,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
书名。3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卷上列胎前共34症;卷中列产后共61症;卷下列胎产治疗方剂,包括补剂、散剂、攻剂、热剂、和剂及胎前、产后备用良方共2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