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杨士瀛条。
见《滇南本草》。为木蝴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徐氏医书六种》卷七。即耳衄,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出《食疗本草》。即鸽,详该条。
《疡科选粹》卷二方。黄芪、人参、当归(酒洗)、赤芍药、川芎、乳香、没药各五分,粉甘草、橘红、地骨皮、五加皮、忍冬叶各七分。水、酒各半煎,调乳香、没药服。功能托里消毒,行气破血。治痈疽初起。
病证名。《千金要方》卷五上:“小儿病风瘙,痒痛如疥,搔之汁出,遍身,如麻豆粒,年年喜发,面目虚浮,手足干枯,毛发细黄,及肌肤不光泽,鼻气不利,此少时热盛极,体当风,风热相搏所得也。”参见小儿风疾瘾疹条
见《河北中药手册》。即马蔺子,详该条。
证名。指因饮酒而致的发热。亦可因误服药酒导致。《诸病源候论·解散饮酒发热候》:“服散而积饮酒,石因酒势而盛,敷散经络,故烦而发热也。”《丹溪心法》:“因酒发热用青黛、瓜蒌仁,入姜汁。”《儒门事亲·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