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中草药》。①为冰糖草之别名,详该条。②为野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方。生姜五两,甘草四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肺痿,咳唾涎沫,咽燥口渴。
病证名。见佚名《双燕草堂眼科》。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三七,详该条。
证名。即呼呷有声,喉有痰鸣的咳嗽。《诸病源候论》卷十四:“呷嗽者,犹是咳嗽也。其胸膈痰饮多者,嗽则气动于痰,上搏咽喉之间,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谓之呷嗽。”治宜消痰破气。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菟葵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赤丹。见该条。
见《广东中药》。即水翁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