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痎疟论疏条。
病证名。即脚趾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夫小儿脚拳,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内有冷积,为风邪所乘,儿生之后,肾气不足,气血未营,故令脚指拳缩不展。”治宜益肾、和血、祛风、舒筋之剂。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马蔺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蛇蜕,详该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主司全年四时二十四节的风、热(暑)、湿、火、燥、寒六气,为地面气候的主要表现。由初之气、二之气至终之气(六之气),每气各主60日又87.5刻,周遍一岁,年年如此。六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所指即下巨虚,见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羊角扭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久痢不止而致身体羸瘦的证候。《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三卷:“夫小儿久痢羸瘦者,由因乳食不节,脏腑风挟疳气,肠胃冷热不调,变为下痢,经久不差,则脾胃虚弱,谷气减少,气血不荣,故肌体羸瘦也。”治宜
见《嘉兴府志》。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