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编集《附益产育宝庆集》一书,已佚。
类中风之一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食中。详见该条。
【介绍】:宋代外科医生。幼时学举业,后学医,善于应用灸法治疗痈疽,撰《治背疽方》一卷,已佚。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即白虎证似痫。详该条。
①证名。《医学纲目》卷十一:“颤,摇也;振,动也。”指头部或四肢掉摇抖动之症。多由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肝阳偏亢,阳盛化风,或气虚、心虚、痰浊相挟所致。轻者有时手足颤振或头摇,重则手抖不能持物,足不能行
即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五种臭味。
本义形容星光暗弱。焞焞指耳听不聪。参见浑浑焞焞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聪甫。浙江钱塘人。撰《霍乱审证举要》一书,采集有关书籍,参考西法,阐述各地方土气候及霍乱脉症,并附所用验方及外治、针灸等法。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两足分开,宽于两肩,足尖略内收,前胸微挺,后臀要蓄,两手后伸,挺时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呼吸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