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子
出《摘元方》。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摘元方》。为急性子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原题清·寄瓢子述。初附于《三家医案合刻》之后,刊于1831年。此书内容与《温热病指南集》大致相同。内容详参温热病指南集条。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指用灸法治阴虚内热证的错误方法,导致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后世引作批评医者滥用补泻之语。
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即男女外生殖器。见前阴条。
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述。
见《广西中药志》。为柚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兜腮痈。详该条。
病证名。出《医学入门》。即夜啼之由于胎惊所致者。其症每于睡梦中惊醒,猝然肢体一弹而尖嚎作啼。夹寒则多见于下半夜,曲腰伏卧,眼目上视,手足抽掣;夹热多见于上半夜,仰身汗出,面赤身热。夹寒者,益黄散;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