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刺法论篇

刺法论篇

素问》遗篇篇名。本篇主要论述五运六气升降失常与疾病产生和疫疠流行的关系。并列举出刺法吐法、浴法、药法等防治方法。而最重要的,是提出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及“复本”、“归宗”等基本观点。本文着重论述的预防方法,以刺法为主,故名。

猜你喜欢

  • 医学三言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 四支疼痛

    证名。见《医权初编》卷上。即四肢疼痛。详该条。

  • 疫疔

    病名。又名鱼脐丁、鱼脐疮、脉骨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丁疮。”《疡医准绳》卷二:“若因开割瘴疫牛马猪羊之毒,或食其肉,致发疔毒,或在手足,

  • 程日新

    【介绍】:见程辉条。

  • 大脉

    脉象之一。脉来大而满指,波动幅度倍于平常。若大而有力为邪热实证;大而无力为虚损,气不内守之证。《素问·脉要精微论》:“大则病进。”《素问·三部九候论》:“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 太泉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太渊,见该条。

  • 松脂

    出《神农本草经》。即松香,详该条。

  • 膺中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中府,见该条。

  • 肠痈

    病名。出《素问·厥论》。即肠内生痈并腹部疼痛的病症。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而致胃肠运化失职,湿热内壅所致。《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

  • 李时珍

    【生卒】:1518~1593【介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父亲李言闻在当地以医术知名。他曾考科举,后弃儒业医,继承家学,更注重研究药物,重视实践,曾广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