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力钧

力钧

【介绍】:

清末医家。字轩举,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年治儒习医,尝与福州名医郭永淦作《伤寒问答》,并曾参《全体阐释》作中西医异同之比较,主张“兼求并进,不可偏执”。曾历游新加坡、日本、德、法、意、俄、瑞士、奥等国访问医学院校。1903年任商部主事,医名满京都,曾为慈禧、光绪帝诊病。晚年归里,以大青汤治疗福州鼠疫流行之病人取效。辑有《庚寅医案》(1890)、《辛卯医案》(1891年在新加坡治验)、《日本医学调查记》等。卒年七十,子嘉禾等皆留学国外习医。

猜你喜欢

  • 敷药发泡疗法

    用某些对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穴位的治疗方法。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蚖……以葪印其中颠。”意即用芥子泥敷贴头顶中央。《针灸资生经》称此法为天灸。一般选用大蒜、毛茛、天南星、蓖蔴子、威灵仙

  • 吴瀹斋

    【介绍】:见吴其浚条。

  • 风气之病

    泛指外感风邪的病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

  • 石峰子

    【介绍】:见叶文龄条。

  • 痞饮

    古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水液内停见胸腹胀满者。参见痰饮、积饮条。

  • 童男

    未成年的男孩。

  • 摄生要义

    养生书,宋·河滨丈人著,1卷。该书将养生原则概括为八字:“调息,摄性,缓形,节欲。”内容包括存想、调气、按摩、导引、行景、饮食、居住、房中、四时、禁忌等10篇。

  • 耳蕈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①由肝胃肾三经之火毒凝聚而成。症见耳孔内赘生物,头大蒂小,形似蘑菇,微肿闷疼,若色红皮破者,偶然犯之,则痛引头顶。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内服栀子清肝汤加减。外用硇砂散点

  • 伤寒析疑

    见医述条。

  • 假川连

    见《广州植物志》。为伽蓝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