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筋脉拘急不柔,屈伸不利。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多因风寒侵袭筋脉,或肝热筋伤,或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诸病源候论·筋急候》:“凡筋中于风热,则弛纵;中于风冷,则挛急。十二经筋皆起于手足指,
出《本草拾遗》。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骨伤治法之一。见《伤科汇纂》卷一。即正骨手法。详该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
见济生拔粹条。
①又称上盛下虚。由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一方面出现腰膝痰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上实下虚,切而从之。”②邪气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二八:“天枢隐隐而痛者,大肠疽也。上肉微起者,大肠痈也。”多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湿热凝结而成。初起发热恶寒,自汗腹痛,天枢穴处微肿,手不可按,大便坠胀,右腿不能伸直,久则精神衰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