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复溜,见该条。
【介绍】:宋代人。著《女科万金方》1卷。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方。葛根三钱,黄芩、赤芍药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水煎服。治瘟疫所发未尽,膜原尚有伏邪,隔数日再发热,脉洪大而数者。
见溪谷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防风、荆芥、甘草、川芎。水煎服。治风寒眩晕,邪在太阳,脉浮紧者。
①八法之一,一名和解法。是针对外感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里之间,不能使用汗、下等法时,用以和解的治法。《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治温疫的达原饮,治温病似疟的蒿芩清胆汤等,都是这一法则的例方。对
即火针。《针灸聚英》:“火针即煨针也。”见火针条。
骨折手术整复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樽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用黑龙散贴疮之四周,肿处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并给予夹缚固定。
骨痿的别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详骨痿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由风热郁肺,发于肌肤所致。多发四肢及胸胁部位,初起丘疹,剧痒难忍,久搔成疮,甚则渗出鲜血。治宜清热疏风止痒,内服消风散或防风通圣散。亦可用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煎汤内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