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医学篇

医学篇

书名。2卷。清·曾懿撰。刊于1906年。作者鉴于当时世医伤寒温病误治甚多,故着重将伤寒、温病的病情及治法予以明辨。卷1伤寒、温病证治;温病证治主要参考《温病条辨》。卷2为内科杂症、五官科、妇、儿、外科等多种病证治法,并集有作者验方、古方、时方及民间简易方。本书收入《古欢室医书三种》中。

猜你喜欢

  • 三关纹

    即小儿指掌脉纹。见《医方集宜》卷之八。“虎口乱纹多,须知气不和。色青惊积聚,下乱泻如何。青黑慢惊发,入掌内吊多。三关急通过,此候必沉疴。”

  • 耳轮赤烂

    病证名。即耳烂。《疡医大全》卷十三:“耳轮赤烂,桑、枣、槐、柳、桃嫩枝摘来煎汤,日洗三次。又方:贝母、轻粉研匀干掺。”参见月蚀疮、旋耳疮条。

  • 问饮食口味

    十问之一。询问饮食口味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脾胃的功能,判断病势的进退,以及病变的寒热属性等。《景岳全书》:“病由外感而饮食不断者,知其邪未及脏,而恶食不恶食可知;病因内伤而饮食变常者,须辨其味有喜恶,

  • 疹毒

    小儿斑驳发疹的病因。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凡小儿斑驳疹毒之病,俗言疹子,是肺胃蕴热,因时气熏发于外”所致。治宜宣肺解毒,用银翘散加减,辛凉透毒。

  • 淋闭

    病证名。又作淋閟、淋秘。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①淋与癃闭的总称。小便滴沥涩痛谓之淋,小便急满不通谓之闭。《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热结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下焦结热,小便赤黄不利,数起

  • 葱涎

    出《百一选方》。为葱汁之别名,详该条。

  • 脏真

    五脏的真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 髭发

    病名。髭,本作“頿”(《说文》)。口上须也。段注:“在口上、在颊亦得名须。”①指发于颊部之痈疽。②痄腮,一名髭发(《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 鼻生红线

    病名。见《石室秘录》。即鼻祟。详该条。

  • 鼓花头

    五不女之一。《广嗣纪要·择配篇》:“鼓花头绷急似无孔。”即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