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伤寒论》。即蜜煎导,见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参见太医院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二。即泻青丸,见该条。
【介绍】:见盛端明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子午流注用语。《针灸大全》:“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意指凡阴经开过五输穴之后,由于包络为阴血之母,诸阴血皆归于包络的原则,再按“我生他”
【生卒】:1900~1963【介绍】:原名余愚,字择明。江苏阜宁人。少年时随其父余奉仙学医、应诊,1929年迁居上海,以擅用经方著称,并创办上海中医专科学校。1956年膺聘、任职于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
见《千金要方》。即天枢。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五指毛桃根之别名。②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金雀根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即舌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