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见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汤液醪醴论》。指驱除郁于体内的水液废物。宛,通郁,即郁结;陈莝,是陈旧的铡碎的草,指人体水液废物。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出《延年方》。为牛蒡根之别名,详该条。
①义同沇(yǎn掩)。流动貌。《素问·离合真邪论》:“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②宽缓无力。《难经·二十九难》:“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③畏寒状。《难经·二十九难》:“带之为
《血证论》卷八方。甘草、附子各二钱,桂枝、茯苓、人参各三钱,干姜一钱。水煎服。治吐血阳虚者。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痛泻要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