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雷公炮炙论》。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疮疡诊法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是用以检查胸背部疮疡溃后是否穿透胸膜的一种诊断方法。其法有三:①用纸或竹内膜封贴患处,静观其动,纸不动者膜未透,纸若随呼吸而动者则膜已透。②用纸蘸麻油,以火点燃,向患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金樱叶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水毒病,……一名水中病。”详水毒条。
①八纲中的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②典型的实热证,如壮热、面赤、头痛、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烦渴引饮、语声粗壮、呼吸气粗、大便秘结或臭秽、腹痛拒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数有力等。
证名。见《外科理例》卷一。又名内陷。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参见三陷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卵。即睾丸。《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
【介绍】:见屠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