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外侧缘。《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
见《医门补要》卷中。即赤白游风色白者。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四。多因胎中积热,或新生儿断脐不当,或生后啼哭过多,咳嗽频繁而致。症见脐部膨出,甚或红肿。治宜清热为主,用白芍药汤,外用外消散。若年龄在2岁以上,脐环直径过大者,应考虑手术切除疝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祁门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芦竹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①针刺伤膈膜。《素问·诊要经终论》:“中膈者,皆为伤中。”②伤及中焦脾胃之气。过食腻滞,或嗜酒无度,或过食高粱厚味,或劳倦过度而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
眼科病证。见《银海精微》。又名赤脉侵睛。多由心火上亢,三焦积热或心阴不足,肾水亏虚所致。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自眦部发出,走传白睛,甚至延及黑睛。赤脉从大眦发出者,称大眦赤脉传睛;从小眦发出者,称小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买麻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