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羊欣条。
即季德胜蛇药,见该条。
经穴分类名。见《针灸甲乙经》。郄,是间隙的意思,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十二经及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各有郄穴一个(见表),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如胃痛取梁丘,吐血取孔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因恼怒忧郁,肝郁生火,克伐脾胃所致的吐酸症。症见食入吐水酸馊,两胁刺痛,面红升火,脉多弦数。宜用柴葛平胃散、栀连平胃散等方。因脾胃虚寒、宿食、水饮、痰热所致者,亦属内伤吐
足趾。《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宋代医官职称。为太医局中之最高官员,主管该局之工作。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属低级官员,官阶从七品。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