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卷一方。人参六两,肉桂、两头尖、麝香、姜黄、川椒炭、虻虫、三棱、红花、苏子霜、五灵脂、降香、干漆、没药、香附、吴茱萸、延胡索、水蛭、阿魏、川芎、乳香、高良姜、艾叶炭各二两,公丁香、苏木、桃
五疳之一。又名肥疳、食疳、奶疳。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古今医鉴》:“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有时吐泻,夹有蛔虫等。治以攻积
①经穴名。代号ST9。出《灵枢·本输》。别名天五会、五会。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少阳之会。位于颈部,喉结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当颈总动脉处。布有颈皮神经及面神经颈支,深层为动脉球,最深层为交
本作髌。膝盖骨。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指生于上腭部之疳疮。症见上腭焮肿,状似莲蓬,渐大而下垂,饮食及牙关开阖不利;或身发寒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多由火毒炽热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利咽,可用五味消毒饮、仙
指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病证名。①食谷即吐。由贲门受伤所致。(《证治准绳》)。②乳食误呛入喉,随即引起的吐逆。
书名。朱琏编。共分5篇:第一篇绪论;第二篇针灸治疗原理;第三篇为孔穴总论及针术,灸术方法;第四篇孔穴各论,按全身各部位分述孔穴的位置和主治;第五篇为各科疾病的针灸治疗。书末附以新中国医学者对针灸的研究
病名。发作性皮肤丘疹疾患。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因肌腠虚疏,风尘入于肌肤所致。状如风疹、瘙痒、搔之头破而成疮,时好时发。治宜疏风止痒。内服局方消风散或荆防败毒散。注意皮肤清洁,以防再发。类似丘疹性
①虚劳五种坏证。手足肿无交纹者心败,唇反无纹者肺败,面黑有疮者肝败,阴肿囊缩者肾败,脐突肿满者脾败。另说:谵妄失伦者心败;音哑气促者肺败;肌肉尽脱者脾败;筋骨痛甚者肝败;泄泻不止者肾败。②麻风病五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