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洋虫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是对热病的病理变化和预后吉凶的评议,故名。内容论述阴阳交、风厥、劳风、肾风等几种热病的成因、病理、治法、预后等。着重阐明邪正消长的变化规律。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即儿枕痛。详该条。
病证名。《不居集》卷十三:“阳盛阴虚失血。口鼻出血,皆系阳盛阴虚,有升无降,血随气上,越出上窍。法当补阴益阳,则血自归经也。”阳盛阴虚失血除见口鼻出血外,还可见吐血、呕血、大便下血及不规则的阴道出血。
经穴别名。出《医学正传》。即大敦,见该条。
【介绍】:见王宏翰条。
指阴蹻脉。《素问·刺腰痛论》:“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王冰注:“昌阳之脉,阴蹻脉也,阴蹻者,足少阴之别也。”
类中风病因之一。因忧虑过度,肝脾郁结,使气机逆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见《验方新编》卷九。即保产无忧散。见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肾气游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