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口下黄肥疮

口下黄肥疮

病证名。指小儿流涎,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有涎唾多者,其汁流溢浸渍于颐,生疮黄汁出,浸淫肥烂挟热者,疮汁则多也。”治宜外搽碧玉散

猜你喜欢

  • 千重塔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 古萸连丸

    见《医学入门》卷六。即左金丸,见该条。

  • 瞳神散大

    病证名。亦名瞳子散大、瞳人散杳、瞳神阔大、瞳人开大。《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轮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若初起即收可复,缓则气定膏散,不复收敛。”病久或失治,黄精(晶状体)可变混浊。

  • 黄古潭

    【介绍】:参见孙一奎条。

  • 喉科秘诀

    书名。近代喉科专著。题名破头黄真人撰。2卷。刊于1922年。上卷介绍了8个喉科验方及针灸法;下卷分述22种喉风症治。现有《三三医书》本。

  • 仆击

    即击仆。卒然倒仆,不省人事的症状。癫痫病发作和中风病多见。《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 照白杜鹃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 油风毒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油风。详该条。

  • 手少阴之别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阴络脉。见该条。

  • 麻布叶

    见《广东中草药》。为破布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