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续断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幼科要略》:“稚年夏月食瓜果,水寒之湿,着于脾胃,令人泄泻,其寒湿积聚,未能遽化热气,必用辛温香窜之气。”可用平胃散、胃苓汤、七香饼之类。
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治证同。见藿香正气散条。
见章太炎医论条。
参见痘疹论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指食纳虽少但体肥胖的病态。《脾胃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病证名。见清·黄惠然《黄乔嶽眼科全集》。谓目至黄昏则视物不清,参见目常日夕昏条。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