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

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就是君、臣、佐、使的配合。《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是指方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是协助主药或加强主药功效的药物。佐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抑制主药的毒性和峻烈之性或是反佐的药物。使是引导各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各药的作用。例如,麻黄汤是治疗伤寒表证的方剂,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桂枝是臣药,协助麻黄解表;杏仁是佐药,助麻黄平喘;甘草是使药,调和诸药。目前,有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的,这样更切近实用。

猜你喜欢

  • 胃热胎疸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生下百日或半岁内,因胃热突然出现发黄。由阳明胃热,湿邪留滞,湿热郁蒸而发。症见身黄壮热,腹胀口渴,大便秘小便赤涩。治宜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热重者可用黄连解毒

  • 失血心痛

    病证名。一名杀血心痛。因失血后心脾失养或瘀血未化所致。《张氏医通·妇人门》:“妇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失血心痛。……痛如刀刺,崩甚则痛甚,崩缓则痛缓。”治疗宜分虚实。小腹喜按,而下淡色血水为阴血耗散,先

  • 苏学士方

    见苏沈良方条。

  • 吴肖愚

    【介绍】:见吴勉学条。

  • 金钱花

    出《本草图经》。为旋复花之别名,详该条。

  • 喉白

    病证名。即白喉。见清·郑若溪《喉白阐微》。症治参见白喉条。

  • 少阳腑病

    指少阳病热郁胆腑的证候。如口苦,咽干,目眩,胸闷呕吐。少阳腑病与少阳经病常同见,故均属小柴胡汤主治范围。

  • 舌红

    舌质比正常的淡红色较深,主热证。《伤寒舌鉴》:“夫红舌者,伏热内蓄于心胃,自里而达于表也。”临床上根据红色的深淡,结合舌苔以辨别热的部位和轻重。一般来说,深红而有黄苔为实热;鲜嫩红色为虚热;红瘦无苔为

  • 湿痰嗽

    病名。指痰湿壅肺所致的咳嗽。《万病回春》卷四:“湿痰嗽者,有痰,痰出嗽止是也。”详痰嗽、咳嗽条。

  • 解毒万病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