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内外丹专著,东汉魏伯阳撰,全书三卷。此书将“大易”、“黄老”、“炉火”三者参合,而以《周易》作为主要说理工具。既论述外丹,又涉及内练功夫。从内丹术角度来理解,此书以乾、坤两卦,喻为“鼎器”;以坎、离两卦,喻为“药物”;借爻象变化,喻作“火候”,来说明内丹修练过程。从唐代开始,此书为内丹派所重视,并尊为“乃古丹经之王”。但此书用词隐晦,譬喻甚多,故奥雅难通。南宋朱熹在《周易参同契考异》中说:“《参同契》文章极好,盖后汉之能文者为之。其用字皆根据古书,非今人所能解,以故皆为人妄解。”现存的注解本有:彭晓的《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朱熹的《周易参同契考异》、陈显微的《周易参同契解》、朱元育的《周易参同契阐幽》等四十余家。

猜你喜欢

  • 辨胎孕男女法

    是对怀孕妇女,以脉象、腹形及两乳房而进行辨别男女胎的方法。如左手太阳浮大为男,右手太阴沉细为女;左脉疾为男,右脉疾为女。左乳房有核胀痛为男,右乳房胀痛为女;腹部上小下大如箕为女,腹高如釜为男等。均为古

  • 利机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石门,见该条。②出《针灸甲乙经》。即会阳,见该条。

  • 落头疽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脑疽。见该条。

  • 婴孩寒热

    出《本草纲目》。指婴孩恶寒与发热同时或先后出现,及寒热往来而言。一般外感初期均有恶寒现象,继即发热。有发热与恶寒并见,有热重寒轻,有热轻寒重,均为表证。外感不论伤寒、温病,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有表

  • 机关

    ①经穴别名。《备急千金要方》:“卒中风口噤不得开,灸颊车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又《千金翼方》:“凡卒中风口噤不开,灸机关二穴,在耳下八分近前。”两者内容相同。《针灸资生经》等据此将机关作颊车别

  • 红花艾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 凌汉章

    【介绍】:见凌云条。

  • 周天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地龙二两,蝉蜕(去翅足)半两。为粗末,每服半钱至一钱,分四次(昼三夜一)服,乳香煎汤调下。治痘黑陷,项强直视,喘胀发搐。

  • 足不收

    证名。指两足软弱,行走时收引无力,举步艰难。《灵枢·经脉》:“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多因脾肾气虚,精血不足所致。本证

  • 专精

    专,纯净;精,精华。如心为五脏六腑之主,故“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素问·解精微论》)。又如司岁之年,收备的药物气全力厚,是因为能得天地纯净之精气,故曰:“先岁物……天地之专精也。”(《素问·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