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颤动
即唇风。详该条。
即唇风。详该条。
病证名。亦称溢乳。小婴儿呕乳,无其他症状,往往是由于小儿贲门松弛,乳母哺乳方法不当,以致有时在哺乳后有少量乳汁倒流出口腔而出现呕乳。《幼科发挥》:“初生小儿,胃小而脆,容乳不多,为乳母者,量饥而与之,
综合性医书。8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作者收辑元至清代医家医论、治法、治验,分门别类整理而成。卷1医论集,以阐述医理为主;卷2脉要集;卷3~8病能集,以内科杂证为主,兼及妇科及五官科、外科。纲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九方。生地黄、熟地黄各一钱五分,黄连、黄柏、黄芩、人参、苍术(米泔水浸炒)、白术(土炒)、厚朴(姜炙)、当归身、陈皮各一钱,地榆、防风、泽泻、生甘草各六分,乌梅二个。水
经穴名。代号LR1出《灵枢·本输》。别名水泉,大顺。属足厥阴肝经。井(木)穴。位于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一说“足大指爪甲根后四分节前”(《针灸集成》)。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及趾背动、静脉。主治
出《滇南本草》。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鲜生地,详该条。
病名。指突然发生的痹症。《灵枢·九针论》:“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参见三痹条。
丛书名。8卷。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谓“以天下为己任”,故题名“己任编”。全书辑评四种清代医著,即高鼓峰《四明心法》(又名《医家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以及吕用晦《东庄医案》1卷,董废翁《
即驱虫。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苦参二两,蔓荆子、赤茯苓、山药、白芷、荆芥、防风、白附子、川芎、生栀子、何首乌、白蒺藜、皂角、炮川乌、黄芪、赤芍药、独活、羌活各五钱,炮草乌一钱五分。为细末,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