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色紫,舌体挛缩而短。为食滞津枯,热传厥阴,筋脉失养之象。急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下后热退脉静舌舒者,预后较好,否则危殆(见《伤寒舌鉴》)。
【介绍】:唐代眼科医生,善长手术治疗。《因话录》记载:他曾为一左眼眦生赘如息肉的患者,施行肿物摘除术。在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给病人进行思想工作,解除患者的顾虑;手术前令病人饮酒数杯,进行麻醉;手术中用
病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即伤风,称为小者,别于伤寒之中风也。”参见伤风条。
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即葶苈丸第一方,见葶苈丸条。
气功功法。见胎息条。
【介绍】:见董奉条。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毛麝香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为佩兰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外科大成》:“便毒灸法:随患之左右,量手中指为则子,次自手掌尽处横纹量起,自臂当中以则子尽处是穴,麦子大艾炷灸三壮,肿消痛止。”所指灸处,即位于前臂屈侧,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