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证之一。指阴盛格阳所致扰动不宁者。《类证活人书》卷四:“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常伴见身体微热,面赤,躁扰欲坐井中,或渴不欲饮,脉沉而微等。宜用吴茱萸汤、理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即圆红散,见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墨竹贡嘎地区人。系直贡学派创始人直贡·曼巴曲扎之弟子。著有《瘟热胆疾五种突发病疗法》、《肠疾奇疗》、《诊疗精义》等多种著作。
出《素问·五脏别论》。即胞宫。详该条。
【介绍】:见裘庆元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出《盛京通志》。为木贼之别名,详该条。
大腿。《素问·金匮真言论》:“病在肾,俞在腰股。”
灸法术语。指病人在灸治过程中发生的晕厥现象。多因体质虚弱,情绪紧张,或艾炷过大,壮数太多,火力过猛所引起。清·吴亦鼎《神灸经纶》:“着火有眩晕者,神气虚也,仍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甦。”临床表现与处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