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花

喉花

蒂中(小舌)之别称。《杂病源流》卷二十四:“以喉花即为蒂中。”即指悬雍垂。详悬雍垂条。

猜你喜欢

  • 痰火耳鸣

    耳鸣的一种。《证治准绳·耳》:“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为鸣。”《明医杂著》卷三:“大抵此症,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于耳也。”证见两耳蝉鸣,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口苦,二

  • 活体测量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条。

  • 大通

    【介绍】:唐代僧医。经皇甫镈、李道古荐于宪宗朝,为待诏翰林。穆宗时(821~824)因“医方不精,药术皆妄”被杖死。

  • 淡寮集验方

    方书名。15卷。元·僧人继洪辑。刊于1283年。作者参阅多种医著,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分中风、中气、中暑、中湿等48门病证。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

  • 妙灵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海藻二两,川牛膝、生何首乌、当归(酒洗)、乌贼骨、桑寄生各一两,海带、青葙子(酒洗)、昆布(酒洗)、甘草节各五钱,木香三钱,沉香二钱。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

  • 老鼠豆根

    见《湖南药物志》。为豆科植物老鼠眼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的根。活血止痛,杀虫解毒。①治痛经,小儿疳积。煎服10~15克。②治肿毒,瘰疬,蛇咬伤。捣烂外敷。

  • 注夏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又作疰夏。因其发病每于夏令,故名。为小儿脾胃虚弱,又遇长夏润溽之气,感受湿热而致。《证治准绳·幼科》:“肢体怠惰不收,两脚痿弱,嗜卧发热,精神不足,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呼吸短乏

  • 张致远

    【生卒】:1090~1147【介绍】:宋代官员。字子猷。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宣和(1119~1125年)时进士、绍兴(1131~1160年)年间广州知州。与李璆合著《瘴论》2卷,已佚。

  • 桑菊感冒片

    即桑菊饮作片剂。治证同。见桑菊饮条。

  • 气分寒

    指寒之在气分者,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宜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